-
疫情過后,有心人可以寫一寫“新教倫理與群體免疫精神”
這次疫情中,歐美內部呈現出的不同政策應對路徑——即以美國、英國(以及德國)為代表的事實上的“群體免疫”的路徑,和以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為代表的比較接近東亞應對疫情的政府主導嚴控路徑,可以追溯其內在的文化差異:前者為新教傳統,后者為天主教傳統。[全文]
-
從“列寧時刻”到“毛澤東時刻”
在列寧建黨理論中,黨和人民的關系始終是單向的,只有黨到群眾中去使之提升,沒有黨降低為普通群眾從群眾中來的環節。只有黨領導人民、監督人民、教育人民,沒有黨接受人們領導、監督、教育的環節。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對人民的感情,即便是再最高尚無私的感情,也是一種神對凡人的圣愛。[全文]
-
從中西文明基因差異談中共超越蘇共
這種通過斗爭形成的具有支配—壓迫關系的身份認同,構成了主奴關系的核心。俄國共產黨乃至其后的蘇聯共產黨的歷史與實踐,體現的正是主奴辯證法中極高的形式。中國文明深處則遵循著一種與之根本不同的邏輯:師生辯證法,這即是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在道體意義上的差別。[全文]
-
看不懂《易經》不要緊,先了解下這三“易”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中華文明中富有影響力的作品,如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老子》、佛家的《心經》,精妙而不繁瑣,都不是長篇大論。不管論述的問題何等紛繁復雜,都應當加以概括提煉,這也是檢驗對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認識是否深入的試金石。[全文]
-
20世紀革命與新中國法權
正是通過革命催破掃除舊世界的痕跡,一種全新的秩序與法律體系才得以生成;這種新秩序與新法律的正當性與合理性,源于革命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后者通過前者得以確立、強化、穩固、持續。在此過程中,超越社會生活常態的革命邏輯化為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全文]
-
美國世紀的尾聲與中國道路的前景
政治國家認同在時間上與理念上均優先于民族身份認同,這正是美國被稱作“各民族的熔爐”的要旨所在,也是美國對于政治共同體的創建史乃至政治共同體的締造者的絕對神圣化態度的思想根源。這一政治認同的優先地位對于美國而言,可謂短處長處俱在于此。[全文]
-
超常增長路上,地方政府到底做什么
史正富在《超常增長》中提出“三維市場體制”,“競爭性地方政府”本質上具有經濟主體地位。但專注于自我集團的逐利性會沖擊政治共同體嗎?這深刻考驗著執政黨的政治智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