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拜登有多滑頭?看看他29歲剛當議員的表現
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拜登作為法律出身的政客的思維方式,也左右其此后漫長的政治生涯。他一面公開取悅美國自由主義左翼知識與文化精英,另一方面卻是美帝國主義戰爭的堅定擁躉。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他當時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成員。[全文]
-
英國的月亮,并不像某些香港人想的那么圓
盡管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亞裔就不得不與各地不斷增多的恐華癥斗爭,但英國的不同之處在于,該國標榜自己是香港的長期伙伴,可向政治難民敞開懷抱,而英國對這些新來者的無動于衷,會馬上使他們感覺到自己并不受歡迎。[全文]
-
“倫敦橋”們,真的倒了
2018年意大利熱那亞的一座懸索橋也塌了,不過意大利人今年還是頂著新冠肺炎疫情把新橋修了起來?!拔覀冇藶槭裁淳妥霾坏侥??上帝??!這里可是英格蘭!”[全文]
-
親身去測了一下新冠,才知道英國數據有多不靠譜
我原本還擔心,自己取樣無法深入鼻腔。因為之前看到國內新冠檢測,醫護人員全副武裝,用棉簽在鼻腔深處掃刮,這樣才能取到最完整的樣本。但是,現在按照小姐姐指示,翻到第六頁才發現,完全不需要鼻腔取樣。為了確保自己沒有理解錯誤,我又向小姐姐確認了一下。[全文]
-
英軍停訓港警,會是香港的損失嗎?
《回歸》中有這么一個場景,當零點的鐘聲敲響后,巡邏的警察們取下“皇家警察”的帽徽,換上“特區警隊”的新帽徽。這其實也帶來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如果不進行一番脫胎換骨的改造,僅僅是換一個帽徽,就能真正地“回歸”嗎?[全文]
-
拒絕華為是拒絕機遇,歷史不會等待猶豫者
最近,英國政府宣布將在未來5G建設中“禁用華為”。這是一個令人失望和寒心的錯誤決定。我認為,拒絕華為就是拒絕機遇,就是拒絕增長,就是拒絕未來。歷史總是要前進的,不會等待猶豫者。[全文]
-
?日落心不死,英國真要給數百萬香港人送國籍?
在筆者看來,這不過又是一個“忽悠”港人的空頭支票。不僅讓英國在香港和國際社會,掙足了大國的“面子”,也不需要得罪“霸主”美國。同時還不需要花費一分一毫,只不過將現有移民政策換個新“馬甲”,就能騙得一部分人歡天喜地。[全文]
-
英國禁華為只是冰山一角,但充當美國馬前卒又有些不甘心
華為5G在英國被禁并不是孤立事件,最近英國政客又盯上中廣核。英國議會下院提出建議,要求在英投資、運營核電項目的中企在英國上市,董事長和CEO必須通過英政府審查,由英國公民擔任,英政府在該公司必須擁有“金股”。這就是想讓中廣核在英核電項目“胎死腹中”。[全文]
-
香港教育緣何成為反對派主場,連教育局都難以插手?
學生及其老師為了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一定會細心揣摩、刻意逢迎出題者的立場傾向,得出其想要的答案。這些“毒考題”引導老師在教學中就社會事件帶出政治議題、傳播反對派立場,讓學生被不斷“洗腦”,成為很多香港學生不滿社會、仇視國家的“港獨”根源。[全文]
-
這不是公衛危機,是公關危機,搞不好了
與中國政府官員不同的是,英國的政黨領導人以及政府行政官員,承擔的責任極為有限。尤其執政的保守黨所做出的一系列政策決定,似乎更專注于如何減少危機對本政黨的影響,同時借危機進一步推動對本政黨有利的政策決定。[全文]
-
為何說此次新冠疫情危機將成為歷史的轉折點?
終有一天,眼下空無一人的街道將再次被行人和汽車填滿,我們也將長舒一口氣,告別宅在家里靠網絡打發時間的生活。而屆時我們將發現外面的世界已變得與疫情暴發之前完全不同。[全文]
-
火燒5G基站 歐洲人的“傳統藝能”?
現實世界里,很多人連產品使用說明書都不愿意讀,誰還會去聽那些復雜的理論。歐洲這些燒毀5G基站的人,并不在乎因果本身,他們只需要一個簡單、無需思考的答案,解釋新冠肺炎問題,同時,滿足挑戰精英階層話語權的快感。至于這個答案本身有無問題?[全文]
-
中國從未要求誰“抄作業”,我們的發展是為了超越自己
面對疫情挑戰,這些人看待中國體制和抗疫舉措時仍擺脫不了傲慢與偏見,不愿正視中國的抗疫成果和經驗,不愿反思自身抗疫不力的癥結,甚至還對中國搞“污名化”,這無助于西方解決自己的疫情問題。[全文]
-
美國的疫情數據真實嗎?
美國疫情數據的增長趨勢較符合實際,但是具體數據(確診量和死亡量)必定比現有的更多。這情況不只在美國存在,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醫療系統在疫情中過載的國家,數據模型都與實際存在差距。[全文]
-
英國政策“大轉彎”,老百姓為什么沒反應?
我一直認為中國留學生的安全系數高于英國本地居民。留學生和當地人一樣享受NHS醫療服務;還有更多來自祖國的支持,中國領館發放的防疫健康包,有口罩、消毒紙巾、中藥、防疫手冊等,都是現在很緊俏的東西。國內親戚朋友已度過疫情最嚴重時期,我們也知道該如何自我防護。[全文]
-
留學生包機回國,其實沒大家想的那么危險
國家牽頭組織,由航空公司進行自費包機飛行與隔離,可以說是目前對于希望能盡快回到國內的海外學子最佳的解決方案。對于小留學生包機航班,我們應該本著客觀的態度支持,而非一味地情緒化反對。[全文]
-
英國需要一位真正領袖,而不是“綜藝咖”
約翰遜先生很高興地用“壓平草帽”比喻降低疫情峰值,并神采飛揚地說我們很快就會“讓新冠病毒打包走人”。他的神情一會兒肅穆、一會兒溢于言表的無聊、一會兒露齒而笑,給人感覺疫情發布會不是嚴峻疫情的必要播報,而是“約翰遜綜藝秀”。[全文]
-
親歷西歐抗疫:比利時政府“超常發揮”,奈何豬隊友…
筆者查了一下文中花式洗地的Ma“院士”,他那所謂的院士,其實是吃了中英文翻譯的豆腐。一般負責任的翻譯會把這類fellow翻譯成“會士”。該Ma院士就是頂著院士抬頭在國內四處走穴,而英文簡歷卻老老實實寫了學會規定的縮寫……[全文]
-
西方媒體對中國抗疫的污蔑讓我無比憤怒
面對一個完全未知的病毒,中國代表全世界撐在抗疫最前線,許多人經受了地獄般的折磨,而西方某些人為了謀取狹隘的政治利益去攻擊中國,全然喪失了人類的同情心。[全文]
-
疫情之下西方翻起G7老黃歷,該好好回想2008了
2008年金融危機催生G20,世界主要國家利用這一國際合作新平臺,進行有效的宏觀政策協調,成功遏制危機蔓延。但在這次全球公共衛生災難面前,西方國家卻對G20視而不見,轉而擁抱G7。但事實上,由于與會國家缺乏全球代表性,措施的有效性會大打折扣。[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英大臣警告變異毒株失控,歐洲多國緊急封鎖航線
-
英國防疫采購黑幕:政府親友團瓜分110億美元大單
-
剛說不會“取消圣誕節”,約翰遜改口了
-
變異病毒已傳入,荷蘭禁飛英國航班
-
誤將手榴彈當化石帶回家,英國一機智母親帶女兒和寵物逃離
-
英外交大臣插嘴黎智英案,外交部:殖民者操弄雙標
-
英首相、外相也來摻和,我使館回應
-
“硬脫歐”預警!英大臣提醒屯糧
-
約翰遜想找他倆私聊“脫歐”,直接被拒
-
英政府還藏個“小心機” 港府:反感
-
國際刑事法院承認英軍犯罪卻放棄調查,人權組織直呼雙標
-
英內政大臣公然見他,還拿BNO說事
-
報告:大多數在華英國公司看好中國市場
-
接種首日兩人現不良反應 英國發警告
-
“大臣,收起眼淚,疫苗不是咱開發的”
-
英國“脫歐”一大難題解決了
-
英航母又漏了:“擱淺”半年,赴美演習推遲
-
日媒:“關切”香港,英國航母打擊群明年將“常駐”太平洋
-
逃往英國
· 他果然逃了 -
中國首次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
-
-
-
英國外交部首席官員退休,曾把首相府重要官員打到住院…
-
英國爆發反口罩示威:不戴口罩,不受檢測,不被追蹤
-
英國反隔離狂歡:嗑藥 強奸 持械傷人
-
這回,英國政府迅速站隊警察
-
面對美國暴亂,英國首相打太極
-
又是“車禍現場”
-
5G危害健康?上萬陰謀論者策劃抗議
-
曼聯名宿、切爾西老板免費為醫務人員提供住宿
-
給醫生發過期口罩引眾怒,英國衛生部:測試過,安全
-
中國留學生在英國感染新冠肺炎死亡?使館回應
-
英國近25萬人簽字呼吁政府積極防控
-
世衛組織與數百名科學家齊發聲,質疑英政府群體免疫方法
-
英國女王撤離白金漢宮!
-
英國的娃娃機里,開始放廁紙和洗手液了…
-
女王例行回家卻被鎖門外,保鏢踹門都不開…
-
英王室“分家”,哈里王子:很傷心
-
約翰遜:吃素是對奶酪愛好者的犯罪
-
旁邊打得熱火朝天,他還在淡定吃薯條……
-
行動迅速!杜莎夫人蠟像館把他倆從王室陳列中移除
-
承包商搞丟英軍情六處翻修圖 遭解除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