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執政20年,俄羅斯“向西轉”還是“向東轉”?
“新思想”展示當代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取向:一是既不會重演倒向西方,更不會重回蘇聯時代;二是尊重傳統、發展經濟、關注穩定和人民福利;三是維護主權與既定勢力范圍、有節制并有選擇地對外拓展、抵抗任何形式的霸權;四是強調中俄合作的重要性,但不在中美之間選邊。[全文]
-
我們正經歷的,是世界秩序過渡期的一場綜合性全面危機
世界秩序變化過程中,一方面有新興力量跟傳統工業國家之間的博弈,另一方面世界多極化趨勢還受到許多結構特征的影響。很以往很不一樣的是,當今世界受多重網絡和鏈接的制約。這種權力結構,既不是上世紀90年代初“新羅馬帝國”的同心圓,也不是冷戰時期的兩極對抗。[全文]
-
解讀俄“瓦爾代”報告:中美走向對抗,還是回到聯合國?
若幾十年后再來回顧今天這段歷史,也許史家會說,一定程度上,中美關系是隨形勢發展而一步步陷于“被對抗”態勢之下?;氐铰摵蠂?,遠不意味著歷史的重演,而是因時而異,推進制度與秩序創新。凡能夠長期存在、對跨國家、跨文明、跨地區事務起穩定作用的國際秩序,都是以多元、多樣、多極力量為基礎的合作共處的產物。[全文]
-
解決經濟難題與四年后政治目標掛鉤,這是普京的巧妙安排
普京本人也知道要改革當前這種經濟結構,但我也聽他親口說過一句話,至少10年內,能源經濟不能輕易改革。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可見普京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慎重,甚至我覺得盡管政府改組,但是普京及其團隊,特別針對某些方面的立場還是很堅定的。[全文]
-
突破西方話語圍堵,中俄該如何聯手
幾百年來曾經一直是推動西方發展和進步的基本結構性因素出現逆轉:民主遭遇了民粹的挑戰;開放受到了難民潮的沖擊;西方賴以發展的實證主義傳統出現了“后真相”“后事實”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搗亂,乃至于出現“以撒謊、造謠、欺騙為榮耀”的無恥之談。[全文]
-
西方地緣政治“畫地為牢”,上合沒有落進去
上合組織沒有必要落入西方列強當年畫地為牢式的地緣政治模式的舊套,但是,確實也無法回避總是有人會利用不同地緣政治經濟利益的差異(比如,人們一直所說“海洋地緣政治”與“大陸地緣政治”的區別),來興風作浪地圖謀。[全文]
-
“普京模式”最適合俄羅斯?我想起了普京曾當面對我說……
當俄羅斯人今天“只相信普京一人”,而對于其他政治家和整個官僚系統缺乏信任之時,“長效國家”如何真正有效運轉,還是一個相當嚴峻的考驗。與其說,蘇爾科夫是在弘揚俄羅斯政治模式,還不如說,他是在告誡,充滿挑戰的歷史進程還剛剛開始。[全文]
-
中俄美三國如何“演義”
在能源、經濟、安全等領域都呈現“能級不對稱”的前提下,美國出現的不確定性所導致的總體不明朗走向將會延續;美俄關系也難以在短時期得以調整。但是2018年的變化表明:事在人為,關鍵取決于中方能否高屋建瓴、理性務實地調處中、美、俄三邊關系。[全文]
-
冷戰前線東北亞,正上演“最后戰線突破”
遠東當地居民對于以往只顧開發、不顧當地民生的中央政府政策的不滿程度(民調超過40%以上)要超過對于中國人進入的擔憂程度(民調30%稍多)。遠東早已不是冷戰時期的“前線”,但是在“新型全球化”的多種涵義下,要真正突破這道“最后的戰線”,或許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全文]
-
拜師學了四百年,為什么俄羅斯還是難以加入歐洲大家庭?
一旦如人們預言,俄羅斯、美國、中國構建新雅爾塔體系,歐洲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歸根到底,歐洲國家既擔心俄影響過于擴展,希望美國能夠出手遏制;又擔心美國過度干預會導致俄羅斯的強勁反彈,使歐洲始終處于東西軍事抗爭的水深火熱之中。[全文]
-
俄外交官問我,中俄交流能否不要老是《喀秋莎》……
和一位俄國外交官喝咖啡,談到中俄交往已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但他總覺得某些方面略有不足。比如他說,和中國朋友聚在一起要唱歌、表演,要么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要么是《喀秋莎》,以后是不是可以變變味道?俄羅斯古典文化也有它很精彩的地方。[全文]
-
美國導彈已落下,普京該怎么辦
俄羅斯處于困境之中,乃是不爭的事實。但不要忘記這是一個曾經在拿破侖、希特勒的大軍壓境之下,艱苦搏斗而絕地反擊,最終徹底打敗對手的民族。這樣一種稟賦充分體現于本次總統大選的激昂民意之中,俄羅斯民意對普京的擁戴,遠遠超過我們媒體上的表述。[全文]
-
普京高票當選,國際對手們“幫”了大忙
俄羅斯選民印象十分深刻的,乃是奧巴馬十分藐視地把俄羅斯稱為“地區國家”,而且,還把普京幾乎與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埃博拉病毒列為齊名的“三害”之一。英國特蕾莎·梅首相尤其是在一個關鍵時刻,“幫”到了點子上。[全文]
-
又見俄大選(下):普京親口向我解釋“政治保守主義”
我問普京,如何解釋“政治保守主義”?他說,這完全不意味著開倒車或固步自封,恰恰相反,是要從歷史積累中發掘最優厚的資源,如愛國主義、保護家庭等價值觀念,使這些社會基因能跟現代化目標聯系,推動現代化發展。[全文]
-
又見俄大選(上):與普京交往12年,未見他“老去”
從這么多年的交往當中,我覺得他依然保持著我十二年前見他時的精神狀態,包括他的反應能力。2017年,有學者在瓦爾代會議上提問普京“該如何教育特朗普總統”,普京馬上放下耳機糾正,“特朗普是美國人民選出的總統,我們要對他表示尊重?!?a href="/FengShaoLei/2018_03_19_450673.shtml">[全文]
-
俄羅斯自由派反?。鹤约旱脑捳Z體系在哪里?
在觀網年度論壇下午的自由討論中,馮紹雷對于政治理論的變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中國和俄羅斯的政治體制正在歐洲前共產黨國家內受到廣泛關注。俄羅斯自由派也在批評90年代的俄國精英,危機當頭卻只會左顧右盼,缺乏自主的理論話語系統。這也是普京上臺、自由主義陣營衰落的一個原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