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習近平: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我多次強調,各級黨委(黨組)和領導干部應該盡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一些我國歷史知識。今天,我們以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目的是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全文]
-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全文]
-
-
-
-
內蒙古發掘1500多年前的北魏皇帝祭天遺址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28日電(記者殷耀、勿日汗)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員近日對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境內的北魏皇帝祭天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據了解,這是我國首次發掘北魏皇家祭天遺址。[全文]
-
-
聯播+丨中國建設怎樣的考古學 習近平這三個詞傳遞滿滿的自信
聯播+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脊殴ぷ魇钦故竞蜆嫿ㄖ腥A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全文]
-
時政新聞眼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為何選了這堂“冷門”課?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了一場以考古為主題的集體學習,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66次集體學習唯一的一堂考古課。在這堂課上,習近平總書記就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倳浽谀谴巫剷咸岢?,要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全文]
-
-
-
這二十年的考古發現很可觀,但似乎沒有推翻《劍橋中國上古史》
我依然覺得《劍橋中國上古史》不是過時的作品。在2017年春天,我在芝加哥大學開了一門中國古代史的課程,以《劍橋中國上古史》為基本參考書。教這門課以后,愈發覺得這本書沒有失去它的價值,在某幾方面仍然可以作為古代史學的典范。[全文]
-
中國水下考古事業,是被一個英國人給“逼”出來的
非法打撈、盜掘也給水下考古工作帶來麻煩。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水下考古事業正是被一個叫邁克爾?哈徹的英國人“逼”出來的。20世紀80年代,他在中國南海海域偷偷打撈出一艘沉船中的大批康熙年代的寶物,并運到荷蘭拍賣。這件事發生一年后,我國水下考古協調小組宣告成立。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