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捅了伊朗的“馬蜂窩”,特朗普的中東棋要怎么走
從特朗普這些年的中東戰略來看,收縮、減少投入的策略和奧巴馬實際上是一致的。但在局部問題上,包括這次對蘇萊曼尼的襲擊,特朗普都表現出一種“敢想敢干”的個人風格,痛快淋漓,老大風范擺得很足。但是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要有連續性,現在美國外交政策的麻煩就在這里。[全文]
-
美國關心的從不是庫爾德人的利益,而是……
在“伊斯蘭國”問題相對得到解決的情況下,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就是從敘利亞抽身。對于美國來講,庫爾德人的利益不會是他考慮的重點所在,中東四國的庫爾德人在近代以來,實際上長期是大國交易的對象,他們更多的是被利用。正像庫爾德人自己說的,庫爾德人只有高山,沒有朋友。[全文]
-
沙特王儲亞洲行,開始尋找美國以外的出路?
過去和沙特有經濟聯系的主要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但近些年由于美國的能源獨立,沙美能源合作根基弱化,沙特在經濟上向東看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沙特采購俄羅斯的武器、此次出訪亞洲三國都是在給美國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全文]
-
從敘利亞撤軍,美國在中東的棋盤未必就變小了
特朗普這一政策影響從短期內來看,可能會對俄羅斯、巴沙爾政權和伊朗更有利。但如果特朗普通過這個政策把土耳其拉過來的話,就意味著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形成的基礎并不牢固的聯盟有可能會瓦解掉,起碼是受到弱化。[全文]
-
索馬里“青年黨”為何襲擊肯尼亞
9月21日,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一家購物中心發生恐怖襲擊,釀成4天之內70余人死亡的悲劇。而襲擊的發動者,則是來自索馬里的“青年黨”。那么,索馬里“青年黨”是一個什么組織呢?它為何會來到肯尼亞發動襲擊?其崛起的背景與東非大地上的恩恩怨怨,正是本文試圖揭示的內容。[全文]
-
日本東海劃界主張是荒謬的
長期以來,在東海劃界問題上,中日雙方的根本分歧在于:中方認為,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東海海底的地形地貌結構決定了中國大陸架自然延伸到沖繩海槽。作為天然分界線的沖繩海溝中國一側,應屬于中國所管轄的大陸架。日方主張按中間線原則與中國分割東海大陸架,不承認沖繩海槽是由中國大陸延伸的東海大陸架的邊緣,并主張將釣魚島作為劃界基點之一。日方主張的不合理性有以下幾方面:等距離規則不是習慣國際法的規則;即使中間線原則可適用,它也不能單獨起作用;日本的中間線原則主張將釣魚島作為一個劃界基點。這與國際法和國際實踐是背離的。[全文]
-
埃及仍處在畸形的政治過渡期
在埃及變局發生后,從聲稱絕不參加總統選舉的徘徊觀望,到逐步取得主導權后的信心滿滿,從取得埃及議會選舉優勢,到穆爾西最終勝選總統選舉,兄弟會可謂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但是,也就在埃及第二輪總統選舉之前,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先后決定撤銷人民議會,并發布補充憲法聲明,收回了總統的立法權和財政權。這種做法既與軍方和兄弟會在長期對抗中形成的嚴重不信任密切相關,也是軍方在沙菲克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為避免兄弟會完全控制埃及權力而采取的先發制人之舉,進而為約束和限制兄弟會埋下了伏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