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問香港“50年后怎么辦”,答案變了
香港問題是一個全球化合作的問題,合作網絡的破壞對各方都是不利的,這一點越來越清晰地為西方國家和中國政府所共同認識。香港需要反思的是,自身資本主義制度這一面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不要沾染上西方社會的毛病。[全文]
-
香港“脫西入中論”或“邊緣化論”,都不符國家決策本意
深港關系的最終發展方向既不是“大陸香港化”也不是“香港大陸化”,不能在“一國兩制”下做簡單橫向對比,而是“兩制”在“一國”框架下互動融合的最佳縮影及試驗田。中央文件及習總書記講話中指向的深圳綜合制度性改革,尤其是對標國際化的相關制度細節,深圳向香港的學習余地仍很大。[全文]
-
文明雙峰之間的好奇與穿梭
潘岳先生的《秦漢與羅馬》一書對人類歷史上“軸心文明”定型期的東西方文明代表進行了宏大而深邃的比較與論證。在解析兩者發展邏輯的同時,克服了宰制國人心智許久的“歷史虛無主義”等誤導性西化理論,試圖在真正平等和理性的基礎上重建中國的文化自信。[全文]
-
放出特朗普主義這個“多頭怪獸”,美國能好嗎
無論你的個體情感如何,是否喜歡他,他終究是西方文明與政治傳統的時代產物。特朗普主義總體上是一種萎縮保守形態的民族主義,從全球帝國的道德責任及開放包容的公民權政策上快速后退。[全文]
-
草案“一審”回應了香港部分人士的恐慌和顧慮
港區國安法草案一審的有關說明,為香港社會理解這部法律提供了基本線索和信心。五大原則的貫徹執行,可以在較高程度上回應和消除香港部分人士對這部法律的恐慌和疑慮。[全文]
-
港版國安法,中國先行一步“將了”美國一軍
港版國安法是中國主權范疇內的事務,美國無權干預。美國對香港事務的干預是非法和非分的。美國一貫以民主保護者自居,但其中包含著帝國霸權與對中國國家利益的持續性損害,也對香港的自治地位和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全文]
-
《反分裂國家法》,勿謂言之不預
我們盡最大善意追求和平統一,也盡最大責任確保國家有能力實施和完成非和平統一,為民族復興交出最后一份合格答卷,也為中國與世界在21世紀的新型國際關系增強相互信任感、行為確定性與世界體系的規則化預期?!斗捶至褔曳ā凡皇羌埨匣?,是有制度理性和牙齒的。[全文]
-
新冠疫情能否成為統一機會窗口?
在兩岸關系陷入“極低谷”的對抗形勢下,臺灣許多民眾產生了“速決統一”的正當訴求,而大陸主體的主流民意對統一亦存在持續而強勁的支持,國際社會對中國最終完成兩岸統一是可理解與可接受的。[全文]
-
又是“中國責任”又是“庚子賠款”,西方也太心急了吧
有些西方政客與媒體的操作具有顯著的“冷戰主義”意蘊,他們將責任進一步歸向中國的集權體制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甚至有人希望中國的疫情演變為一場中國版的“切爾諾貝利事件”,期望一種“歷史終結”的中國故事盡快上演。[全文]
-
頒布30年,如何凝聚香港基本法新共識?
在鄧小平心目中,“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是一盤戰略大棋,能全部看懂的人實在不多,甚至其高階同僚中存在理解與執行偏差的大有人在。這一制度實驗的政治張力是必然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長期冷戰及嚴酷的政治生存斗爭,不可能因為一部基本法及中國改革開放的自主承諾就煙消云散了。[全文]
-
疫情之下反對派仍要行動,因為他們很擔心
所謂“奪權”的完成方式是體制內的選舉程序,不代表僅僅采取體制內方式;唯有繼續激進地對青年本土派進行升級,才能保持仇恨強度,由“廣場體驗”帶來的虛幻本土共識與泄憤式投票激情才不會消散。這就是為何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香港反對派仍需要組織“黑暴行動”,以維持媒體熱度及人心撕裂狀態。[全文]
-
“西方缺失”?該是“西方歸位”
世界原來就不那么“西方”,也不會一直那么“西方”下去。西方500年的全球化主導是因為西方文化與技術的自身積累及非西方的相對不發展,而當全球化過程帶來非西方的充分發展之后,一個真正平等、多元、民主與合理化的國際秩序才能夠形成。[全文]
-
面對疫情,港臺豈可“獨善其身”?
相比武漢及內地,港臺的疫情并不嚴重,但港臺決策者的思路出發點并不是可以為內地同胞及國家做什么,而是可以最大化切割什么,撈取什么。我們講“兩岸一家親”,講“一國兩制”下的融合發展,其根本出發點在于中華民族共同體,在于同一文化與政治共同體的倫理互愛根基。[全文]
-
香港應該開展一場對港式資本主義的大辯論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我們之前從來不主動去研究分析和批判的香港資本主義有什么,通過這次風波我們看到,盡管有外力干預的部分,但香港本地資本主義的這種高度壟斷化、家族化,與民生利益之間的直接沖突、社會不平等、貧富差距,政府管治權被既得利益集團尤其是地產商嚴重綁架。[全文]
-
區選之后,香港各界應冷靜想一想
香港社會在選舉激情釋放之后需要冷靜思考,投完票的每一個居民也不應當缺席這一場事關香港前途與命運的時代大討論。香港面向國家的精神自救與轉型,是遠比某一次具體選舉中的“民意”取向與選舉結果更為關鍵的全社會課題。[全文]
-
基本法不是“小憲法”,香港高院也沒有“違憲審查權”
問題是,人大釋法偶爾露崢嶸,香港司法卻已建立了嚴密的日?;?、體系化的法理與專業壁壘,更有與國際法治體系的價值與技術相容性做背景和保障。這就使得“馴化司法權”成為“一國兩制”與基本法全面準確實施最難啃的一塊骨頭。[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