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這三方面決定了美國疫情的走向
《紐約時報》發文控訴美國前期防疫不利,點出CDC、FDA和HHS三名老大的錯誤——面對中國發出的警告,沒有一個人表示出必須毫不猶豫防御的緊迫性,相反,不斷等待檢測劑研制,不斷限制檢測人群,讓各大醫療機構難以部署診斷測試。醫療系統官員只是“燈塔國”內部相爭的一個縮影。[全文]
-
誰在從美國引起公憤的醫療賬單中獲利?
一位有心臟病的患者被急救車送往最近的醫院搶救,患者在搶救成功后收到了醫院開出的一張10萬美元的高額賬單,他的心臟受到了更大的打擊,因為那家醫院沒有進入這位患者所購買的醫療保險的報銷目錄。[全文]
-
美國養老金不宜投資中國股市?恐怕逃不過真香定律
假設6000億美元的養老金里有10%的資金配置到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中,那么最后投資到A股市場中的資金就是6000億*10%*3.39%,約20.34億美元,即142億人民幣。這樣的規模,說實話也僅僅可能只是北向資金一天的規模而已。[全文]
-
2035年養老金將耗盡?是制造恐慌還是現實?
近期,中國社科院的一份報告再次將目光聚焦在養老保險這一關乎民生的問題上。根據這份《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預測養老金將在2035年耗盡。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都在哀嘆:我的養老金呢?!但我們仔細研究這份報告,結果沒有想象的那么糟。[全文]
-
彌補當前社保制度的短板,不該忘了前30年的經驗
與資本主義國家的路徑不同,新中國在經濟發展起步的階段,就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社會保障制度。這一制度超越了西方國家“先發展市場經濟、再建立社會保障”的路徑,避免了經濟發展早期巨大的社會成本,走出了一條社會和經濟同步發展的道路,實現了人力資源水平的大幅度躍升。[全文]
-
老百姓會和周圍人比較,政府怎么做才能滿足?
政府說:“我為人民做了那么多好事,人民還不支持我嗎?”但人民、百姓未必這樣認為,而是說:“周圍人比我得到的更多”。如果黨和政府只講,因為我幫老百姓做了啥,就應該得到支持,老百姓會認為做得還不夠,甚至默認應該這么做,導致黨和政府的負擔會越來越重。[全文]
-
“停藥、停用耗材”背后,是誰在綁架患者
醫改深化勢在必行?!巴K帯焙汀巴S煤牟摹笔羌鹊美婕瘓F抗拒醫改造成的矛盾表面化。個別人片面強調困難,強調“神藥”不可或缺,散布恐慌情緒,是在綁架群眾對抗改革。[全文]
-
10%國資股權充社保,不是隨時變現填坑
每當黨和政府采取具體措施,或改革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或加深加寬養老資金池,國內外總有人反應迅速,立即聯起手來極力唱衰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這一次“不得不變賣國資說”就是這樣的惡例。[全文]
-
大病醫?!读~刀》點贊還不夠,我們得自己講好故事
中國不僅在高鐵、基建等硬件領域有自身的優勢,在推動改革、改善民生方面的優勢也逐步體現了出來。盡管中國醫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大病保險制度推行之快、覆蓋之廣、群眾感受之深,已經和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體現了中國的制度優勢。[全文]
-
有時候,不給老人讓座也是一種“禮貌”
中國的“社區養老模式”具有“西式養老村模式”的一些優點:養老服務的獲取方便,集約化。同時,中國社區養老可以經常見到子孫,更貼合中國特色的老人需求。 缺點則是青老人獨立的生活空間較少,空氣、風景較差,社會環境緊張。[全文]
-
表態支持后又變卦,特朗普為何反對兩黨醫保案?
當特朗普取消保險公司補貼的消息宣布后,兩黨議員們立刻積極開始兩黨聯合談判。兩黨表面上是為了服務選民,背后的道理是他們都從保險公司游說團那里拿了好處?,F在金主有難,以往的政治獻金當然會起作用。[全文]
-
從2萬降到7000多,國家是怎么和外企把藥價談下來的
包括這次價格降幅最大的曲妥珠單抗在內的一批藥品,專利期將在2019年之前過期。能夠快人一步登上醫保名單,即便專利過期后出現了有競爭力的仿制藥,這些企業也已經擁有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占據了先機。[全文]
-
藥占比超過30%不給報銷,真的假的?
醫保部門對醫療費用的控制,并不會簡單粗暴到“拒付藥占比超過30%的醫療賬單”。醫保部門常年審查醫院提交的醫療費用中的不合理內容,管理內容遠比盯住“藥占比”一項科學得多。在審核醫療項目的同時,醫保部門還有多種醫療費用控費標準。[全文]
-
一季度就出財政赤字,好事啊,還嫌太晚太小呢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政府財政出現了1551億元的赤字。我國財政赤字一般出現在下半年,在第一季度就產生赤字,這是二十來年沒有發生過的情況。第一季度的財政赤字是一個良好的信號,這是打破地方經濟對于土地財政和房價依賴的怪圈的必要手段之一。[全文]
-
好消息:6小時工作制試點沒失敗 但壞消息是…
2015年2月,瑞典以哥德堡的一家老年療養院作為試點,實行“6小時工作日”改革,試驗期一年。此間全國各地的多家養老機構也一并跟進。一年后,改革的效果卻出現地區性差異。那么此項改革失敗了嗎?推動這個改革的主要動力又是什么?[全文]
-
中國社保怎么樣,你被專家忽悠過嗎
學術界在研究和介紹社會保障時,更多的是關注歐洲發達國家的情況,而社保和福利最好的是幾個島國或小國。中國社保費率高嗎?中國的社會保障范圍和水平究竟如何?社保兩字,牽涉到多少概念?[全文]
-
如果羅一笑生在農村,可能真要砸鍋賣鐵
類似羅爾夫婦,對“無錢治病”、“因病致窮”的恐懼心理在當今社會上非占少數。有調查發現,絕大部分貧困戶致貧原因都源于社會保障的缺失與不完善,因病、因殘、因學致貧比例占到50%,甚至更高比例。一場大病,足以摧毀一個普通家庭,甚至拖垮一個中產家庭。這絕非危言聳聽。[全文]
-
養老金收不抵支,怎么破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養老保險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已由2013年的3個增加至2015年的6個,除陜西、青海、河北外,東北三省全部在列。中國在成為發達經濟體之前,就已經先步入老齡化社會,這的確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何保證退休金制度的可持續性,成為中國必須應對的問題。[全文]
-
除了公積金補充,填養老金缺口還有啥辦法
近日,將住房公積金與職業年金、長期護理險等補充養老保險的說法引發熱議。那么除此之外,填補養老金缺口是否還有其他辦法?有沒有什么辦法既能完成養老金增量,又能協助完成去杠桿,支援實體經濟?[全文]
-
“最尖銳”的總理記者會透露出什么特大信號?
記者第一個問題就提到中國股市、匯市等難題,總理強調了中國經濟要避免“脫實向虛”后,對有關部門和地方提出要求“守土有責”,否則“拿你是問”。這話的分量,可真是重啊。甚至可以說,“守土有責”就是“戰場用語”,中國金融要面對的就是可能發生的沒有硝煙的戰爭。但中國對此已有充分準備。[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受托規模破萬億!去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大賺664億元
-
中共中央建議: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破3億,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
國家醫保局建立信用評價制度,給回扣將被列入失信清單
-
國家衛健委:所有貧困人口均已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
-
全總撥付二點五億元專項資金 保障困難職工生活
-
養老金發放、公務員面試、博士后進出站……疫情防控期間這些事得知道
-
今年央企將劃轉多少國有資本到社?;??國資委回應
-
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公布
-
13省收回1.02億元違規發放養老金
-
南京江葬業務停擺半年 誰在阻撓逝者骨灰入江?
-
三部委:防范以養老名義的非法集資和欺詐銷售風險
-
人社部:明年起港澳臺居民可在內地(大陸)參加社保
-
長沙多家養老機構“爆雷” 數百老人曾被迫停餐
-
《新聞聯播》這則消息,事關2.5億人
-
老人去買救命藥,卻被告知自己“已經死了”
-
擔心“經濟和國家安全”,他擬禁美國養老金投資A股
-
養老護理員缺口570萬,新標準下調入職門檻至“無學歷”
-
國資轉社?!凹铀贈_刺”,5部門明確時間表:明年底
-
31省份公布社保繳費基數:2地降超15%
-
-
· 養老與社保 ·
-
2020年養老金有這些新變化!多省份公布調整方案
-
80后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人社部這樣回應
-
宜春市民建議主動放棄養老金、否則驅逐 官方回應
-
天津一醫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均已病倒 兒科停診
-
老人辦養老保險認證被要求舉報紙拍照:證明活著
-
外國記者體驗“中國式養老”:在這里度過余生是一件幸福的事
-
帶病老人住養老院去世 法院駁家屬索賠:別推卸責任
-
40歲男子啃老20年 81歲父親欲攜子住養老院
-
5地出臺“獨生子女照料假” 最長有20天
-
這可能是奇葩說史上最戳心的一段
-
英國90后女議員痛批政府:有錢修白金漢宮 沒錢付養老金
-
美國爸爸這一抱,醫院收了39.35美元
-
醫生病假期間工資變負?醫院:不夠扣保險
-
12%的千禧一代預計自己會工作到死
-
一張照片兩種輿論:國外聚焦裸體,國內網友卻擔心……
-
空巢老人夜夜報假警“求聊天” 常泡好茶等民警
-
老年人家中還有失能父母 該送進養老院嗎?
-
英男子探望癡呆母親按次收費 十年撈117萬
-
北大教授錢理群賣房入住養老社區 每月房費2萬
-
拾荒老人堅持每天擦垃圾箱:就想力所能及地做點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