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航天局:不排除嫦娥六號到月背去取樣
最后更新: 2020-12-18 09:25:01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未來月球探測還有哪些看點?17日下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多位負責人一一解答。
經過16載不懈努力,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戰六捷”的優異成績。從嫦娥三號、玉兔號到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再到嫦娥五號,精彩演繹了探月之旅。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說,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按舜稳蝿盏某晒嵤?,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嫦娥五號任務相比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來說,跨度更大,雖然最后返回地球的只是嫦娥五號探測器四器中的一器——返回器,但其他幾個器的后續命運及用途其實也早被納入月球采樣返回任務通盤設計中。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介紹,本次任務完成得較好,在月球軌道上留下了軌道器?!盀榱四軌蚨嗖梢恍悠?,我們在月球軌道上還要搞一次交會對接,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和地球軌道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是目標比較小,月球又比較遠,要求的自主能力就比較強,同時測控手段有限,支撐的條件也有限,所以交會對接也是我們要克服的難點,也是創新點?!?
在嫦娥五號之前,蘇聯曾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過3次無人月球采樣返回,總共帶回326克月球樣品,美國曾在1969-1972年間,進行過6次有人月球采樣返回,共帶回月巖樣品380千克左右,為月球研究提供了直接依據。這一次,嫦娥五號帶回的2kg左右的月球樣品又將如何處置呢?
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取回的樣品將分成三類,一類進入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一類是進行月球樣品科學研究工作。樣品除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作為主要存儲地點以外,還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進行異地災備。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說:“嫦娥五號的采樣點選擇了43度的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巖區域,這是全新的采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應該作出很多科研貢獻。另外,對于采回的月球樣品,我們會妥善存儲,包括異地災備存儲考慮。絕大部分樣品會用于科學研究,希望能夠深化我們對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認識?!?
據了解,月壤中第三類的考慮是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我國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還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比如聯合國外空司曾向我們表達過類似愿望,我們也在研究商談當中。那么,我國是否會把月球取回的樣品分享給美國的NASA呢?吳艷華回應:“第一,外空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政府會按照《外空條約》來執行。第二,中國政府愿意與各國志同道合的機構和科學家共享月球樣品,包括有關探測數據,來進行科學分析。不過遺憾的是,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沃爾夫條款’,限制美國NASA、國務院科學委員會等官方機構與中國航天往來合作。能不能合作還要看美國政府的政策。我們愿意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贏原則基礎上,同美方無論是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還是科學家、工程師開展真誠友好的合作?!?
“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蔽覈鴮τ谏羁仗綔y的實踐還遠沒有結束,目前,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正在奔火途中;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探月工程四期,總共包括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第二次任務是嫦娥六號,我們還將進一步優化論證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規劃當中還有嫦娥七號和八號任務,我們準備以此為契機,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共同論證初步建設月球科研站的基本能力,或者驗證核心技術。
發布會后,吳艷華向記者透露,嫦娥六號除了正在論證月球極區采樣返回的相關工作,還有可能從月球背面取樣返回。
吳艷華:我們這么多任務都是在未來15年之內陸續完成,哪一個在前哪一個在后我們要有一些平衡?,F在規劃有(嫦娥)六號主要以(月球)南極為主,如果鵲橋(嫦娥四號中繼星)在天上工作狀態很好,我們也不排除(嫦娥)六號到月背去取樣,因為現在人類還沒到月背取過樣,這樣對全世界科學家做科研更有意義。
記者:如果要是月背的話,取樣不是難度更大了嗎?我們會用新的技術改進嗎?
吳艷華:航天是不斷開創高峰的。我們有前面六次任務的基礎,就是為了探索奧秘,必要時還是應該冒風險。這樣我們能夠取得月背的樣品,對人類做科研作出更多的貢獻。
關于行星探測的規劃也基本明晰,有待國家審批。其中,第一個任務就是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已經在實施過程中,吳艷華表示,目前天問一號狀態非常好,累計飛行約3.7億公里,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里。吳艷華說:“如果按照預定的計劃,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測。明年5月中旬,計劃著陸火星巡視探測。這之外,我們還規劃了三次行星探測任務,包括一次小行星的探測和取樣,一次火星的采樣返回,還有一次木星系環繞探測?!?
從載人航天來說,按照“三步走”的規劃,明年、后年是三期工程建設非常繁忙的時間,我們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空間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包括明年上半年計劃發射核心艙,兩個試驗艙,四艘貨運飛船,還有約四艘載人飛船,然后要開展大量的在軌科學實驗。
根據探月工程四期項目內容,嫦娥七號、嫦娥八號有望建立月球科研站,這是否意味著未來中國載人登月和到月球上旅游將成為可能呢?吳艷華回應,未來關于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吳艷華說:“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于科研,服務于探索未知。目前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至于能不能搞載人旅游,我個人認為,從技術上是沒問題的,關鍵是耗費很昂貴,現階段還是要以服務于探測、服務于科學為首要?!?
航天里有句話說得好,“航天發展,運載先行”。換句話說,我們火箭的運載能力大小關乎未來每一個航天任務成功與否。吳艷華表示,未來,將充分利用長征五號、六號、七號新一代運載火箭技術,完善無毒無污染新型火箭序列,進行重新整合,保證新一代運載火箭能夠形成序列化,滿足各種軌道、各種重量飛行器的發射任務。吳艷華說:“中國重型運載火箭搞不搞,怎么搞?我可以告訴朋友們,這個肯定要發展,我們正在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的迭代優化論證,待條件成熟,會報國家審批?!?
(記者張棉棉)
- 原標題: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 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
- 責任編輯: 陶夢 
-
最高檢:兩年多督促收回國有資產410億余元
2020-12-18 09:23 -
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
2020-12-18 08:3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嫦五”回家,探月精神永存
2020-12-18 08:25 航空航天 -
今年以來,關于高質量發展習近平作過這些重要論述
2020-12-18 08:2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國家衛健委:新增12例,其中本土1例在四川
2020-12-18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新開發銀行總部大樓竣工,上海再添新地標
2020-12-18 08:04 金磚國家 -
美團外賣回應“開通會員配送費2元變6元”
2020-12-17 22:41 -
-
西安:誰灑的水?
2020-12-17 21:31 -
為何南方多省電力吃緊?國家發改委說了三大原因
2020-12-17 20:20 -
錦繡小康|一尾大黃魚“解鎖”脫貧密碼
2020-12-17 20:01 扶貧攻堅戰 -
-
APP廣告關不掉!消保委點名微信、汽車之家等
2020-12-17 18:50 消費 -
海軍:美方在雙方尚未就議題達成一致的情況下,企圖強壓中方參會
2020-12-17 18:23 中美關系 -
上海啟動500億元基金加速疫苗產業發展
2020-12-17 17:5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世衛專家擬明年1月赴華溯源調查 外交部回應
2020-12-17 16:1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會將月壤分享給NASA嗎?官方回應
2020-12-17 15:58 嫦娥奔月 -
大力弘揚探月精神 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
2020-12-17 15:38 航空航天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
2020-12-17 15:32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十三五”,習近平領航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
2020-12-17 15:2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相關推薦 -
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 評論 356英國又現一種變異新冠病毒,官方:更易傳染 評論 1881億噸,曾經全中國一年鋼產量,今天一家企業實現了 評論 196西藏航空:一名機長執飛降落后去世 評論 128明年1月1日起我國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 評論 46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