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思:還在幻想包圍中國?提醒西方認清自身的“斯賓格勒陷阱”!
最后更新: 2020-12-15 09:33:53編者按:12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啟動“威懾中國新計劃”。而在之前,受拜登選情鼓舞而成立的西方多國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聯盟”和“新跨大西洋議程”等紛紛出籠。而西太平洋上,美英日海軍的聯合部署動作頻頻……似曾相識的“包圍中國”的架勢已經蠢蠢欲動。但是西方應該讀一讀100多年前,他們的同胞斯賓格勒的大書中極其深刻的預言。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子思】
將中國定為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和挑戰美國的主要大國、構建反制中國的國際聯盟,已是美國兩黨共識和既定戰略。隨著大選結果明朗化,在美國新政府對華政策預期中出現了一個流行的邏輯:特朗普政府期間雖然大力推動了反制中國的戰略,但是總體效果并不好,反而因為與盟國爭端頻發損害了戰略的實施;隨著拜登執政的開始,美國有望修正特朗普/蓬佩奧的失誤,將“競爭性對華方針”調整到正確的軌道上,讓反華“包圍圈”切實成型。
受這一邏輯的激勵,一些早在醞釀當中的多國聯動重新開始活躍,例如歐盟旨在與美國協調對華立場的“新跨大西洋議程”、今年成立的由西方多國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聯盟”等,還有更實際的,如計劃中的美英日海軍在西太平洋的聯合部署、美法日在日本的聯合軍演等。
政治、輿論、軍事多管齊下,西方的老一套,然而在西太平洋的聯合軍事部署這件事含義頗深。英國即將派遣本國6萬5千噸的最強大戰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組成的特混艦隊進駐西太平洋以回應“中國在這一地區不斷增長的硬氣(increasing assertiveness)”。這一最新軍事計劃極具象征性,難免令人們聯想起這一地區在19世紀中后期的那段歷史。
2018年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圖片來源:英國海軍
帝國主義歷史的解封
也許,即將遠航西太平洋的皇家海軍官兵們已經開始閱讀有關鴉片戰爭的歷史讀物了,然后伴隨著大海的波濤展開關于歷史輪回的暢想——21世紀的八國聯軍,新的天津條約,列強瓜分豆剖,中國再次四分五裂,國家名存實亡,人民水深火熱……
美、英、法加上日本,在19世紀中期之后中國近代歷史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這幾個國家,一旦開始以中國為共同的假想敵,一旦開始在中國東南外海進行大規模軍事集結,不需要任何解釋說明,其行動本身就相當于是將各自的帝國主義侵略歷史重新解封。事實上,東亞地區的近代歷史從未遠去,帝國主義行徑并未被徹底清算,多個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持續到今天,當這些國家將中國的強硬作為它們在這一地區進行軍事部署的理由時,它們自己卻在復活帝國主義時代的野蠻和驕橫!
帝國主義重現亞洲其實也很正常。西方的戰略家們整體上仍然信奉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在這種理論中,21世紀相比于19世紀國際社會在本質上沒有改變,仍是無政府的叢林狀態,大國之間的關系也仍然猶如一群關在鐵籠子里的黑猩猩,表面上的和平共處絲毫掩蓋不了內心里的你死我活。
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以和為貴”的傳統,甚至還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崇高情懷,和平時期久了就很容易產生今后永無戰爭、天下從此太平的幻覺,但務必別忘了西方國家骨子里的暴力基因,更別忘了帝國主義近幾百年里亡他人之國、滅他族之種的本事。
英國歷史學家杰弗里·帕克在他的《軍事革命:軍事創新與西方崛起》一書中一語中的:“‘西方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使用武力,依賴于下述事實:歐洲人與海外對手之間的軍事力量對比穩定地有利于前者……西方人在1500—1750年期間成功地創造出第一批全球帝國的要訣,恰恰在于改善了發動戰爭的能力,它一直被稱為‘軍事革命’?!比姞枴ず嗤㈩D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重建》一書中對此表示同意并補充道,“西方贏得世界不是通過其思想、文化、價值觀或宗教的優越,而是通過它運用有組織的暴力方面的優勢?!?
今天也是一樣,在亞太地區的??哲娛铝α考Y,配合以“對華政策跨國聯盟”之類組織的輿論造勢,不過就是21世紀西方的“有組織的暴力”,企圖再次贏得世界的看家本領也就是這些了。
所以可以說,一旦西方開始準備訴諸它發動戰爭的能力、準備運用其有組織的暴力方面的優勢的時候,問題反而簡單明白了,因為西方頭上的所有光環都自動消失,各種歪理邪說也就統統失效,現代世界的本質直接暴露出來了,事情該怎么辦就怎么辦了。
“斯賓格勒陷阱”
西方列強針對中國的“有組織的暴力”,從19世紀中期開始,持續了100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但是在這之后,隨著新中國的建立,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逐步加速,改革開放之后經濟持續穩定地高速發展,綜合國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歷史終于發生了大逆轉,當年被西方當作殖民地壓在世界等級體系底層的中國,不僅實現了翻身解放,而且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引領世界。
如果說很多人沒有看清西方依靠軍事力量贏得世界這一本來面目,那么可以說,很多人其實也沒有看清中國依靠經濟力量贏得世界這一本來面目。而隨著西方針對中國的“包圍圈”越來越成型,雙方都在回歸自己的本真,現代世界的本質也越來越清楚地暴露了出來。
就在12月份,中國方面的消息是,前11個月的貿易進出口數據顯示,11月份的出口增長達到了創紀錄的21.1%,順差增幅為102.9%,中國將成為2020疫情之年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而從西方傳來的消息則是,在美國的努力勸說下,除英國和法國外,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都將在2021年向西太平洋增派海軍艦船,一個“新八國聯軍”正摩拳擦掌。
既然現代世界的本質、西方文明及其歷史的本質就這樣赤裸裸顯露出來,那就有必要再次關注100年前德國思想家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的深刻洞見,他那本轟動一時、銷量創下了同類學術著作最高紀錄的《西方的沒落》一書,被評論家稱為“二十世紀的一部力作”、“一部真正里程碑式的著作”。此書甚至令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首次懷疑,“我的整個探討,在問題提出之前(更不用說找到答案了)就早已被斯賓格勒處理過了”。
斯賓格勒,圖片來源:wiki
標簽 包圍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她是“戴笠后代”?臺媒攀親被打臉
2020-12-15 08:59 中美關系 -
拜登最終獲306張選舉人票 贏得大選
2020-12-15 08:48 美國大選2020 -
英首相、外相也來摻和,我使館回應
2020-12-15 08:13 不列顛 -
選舉人團確認拜登贏得美國大選
2020-12-15 07:40 美國大選2020 -
韓國禁止在三八線一帶散發反朝傳單
2020-12-15 07:27 三八線之南 -
美國新冠疫情累計死亡破30萬
2020-12-15 06:5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鐵礦石價格飆升,澳財經名嘴竟嘲諷中國
2020-12-14 22:38 -
這時候,紐約州州長被指控性騷擾
2020-12-14 22:12 美國政治 -
外資買入中國證券超萬億元,外媒:中國成“唯一選擇”
2020-12-14 20:37 股市 -
“五眼”密謀制裁中國商品,替澳“報仇”
2020-12-14 19:20 -
美國利用衛星監測湄公河水位,外交部:堅決反對惡意挑撥
2020-12-14 18:16 中國外交 -
“之前允許我買,現在又讓我拆…”
2020-12-14 17:59 美國經濟 -
“巴基斯坦政府寄希望于中國疫苗,但也有個擔憂”
2020-12-14 17:55 巴鐵 -
CNN:“美國優先”到底有多失敗
2020-12-14 17:07 特朗普 -
“社會主義者拜登?還是散了吧…”
2020-12-14 16:21 美國政治 -
特朗普政府干預新冠報告的“證據”,他下令刪了?
2020-12-14 15:48 美國政治 -
特朗普叫停白宮接種“優先權”
2020-12-14 14:23 觀察者頭條 -
山火剛控制住,澳大利亞又遇洪水
2020-12-14 13:55 極端天氣 -
尼日利亞一中學遭襲,300多名學生失蹤
2020-12-14 13:14 非洲之窗 -
臺灣“友邦”首相去世,死前曾感染新冠
2020-12-14 12:34
相關推薦 -
蘋果單季營收1114億美元!外媒頻提“中國” 評論 459說到華為,白宮還是熟悉的味道 評論 230萬一出現“層層加碼”怎么辦?央視訪社科院專家 評論 232習近平: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 評論 30上海做到了 評論 114最新聞 Hot
-
蘋果單季營收1114億美元!外媒頻提“中國”
-
與中國辦成大事,新西蘭轉頭給澳大利亞上課:學著點
-
俄警方突擊搜納瓦利內公寓 其弟被捕
-
人走茶涼!臺灣“友邦”退出蓬佩奧這個反華計劃
-
當上國務卿后發布會“首秀”,這樣說中美關系
-
中國疫苗試驗志愿者死亡?秘魯火速澄清
-
“東京奧運會辦不辦,取決于美國”
-
說到華為,白宮還是熟悉的味道
-
歐盟高官挺中歐投資協定:美國對華硬來,沒好處
-
特朗普“挖坑”,拜登“拖”
-
大眾總裁:中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
阿聯酋快到手的F-35要沒了?
-
普京:中國減貧事業絕對是成功的
-
德外長與美國務卿通話后發問:我們有必要互相制裁嗎?
-
剛評上“年度醫護”,他就因幫偷疫苗被捕
-
撐不住了,日本又一巨頭要賣總部大樓
-